人去世后做法事点灯

 2023-11-09 12:10:43   8  5 赞

人去世后做法事点灯

为什么在中国人去世后要在家里放一盏灯呢??

大概亲人对逝者的祝福吧,点灯是为了为死者祈福,认为可以指引亡魂的路,

还有就是传说死后七天之内很可能还魂,如果这时候没有一点光亮的话,死者就无法找到自己的家,三魂七魄就会到处游荡,因此为了早日让死者还阳,就点上长明灯,也是一种对死者寄托思念的方法.

长明灯,又名续明灯,或无尽灯,即佛前日夜常明的灯。长明灯自古以来,除夕夜家家户户所点燃的灯火,一燃上,就不能吹灭,直到油尽、烛终自行熄灭,这是一项古老的传统风俗。中国君王陵墓中也会放置长明灯,希望可以犹如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辉煌。

人死了为什么要点灯?

人死后会有在头顶点灯和在脚尾点灯,这样是为了给亡人照亮道路,守夜的人一般要及时点灯,不能让灯灭掉。另外不想让死的人觉得亲人不重视,这些都是老一辈迷信的说法

为什么人死后,要在棺木前点上一盏油灯,还不能灭?

那盏就是平常说的“长明灯”,民间传说,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灵魂出窍后会舍不得离开家,通往阴曹地府的路有很黑暗,他们不愿走,留在家里长了就会给家人带来了祸害,所以人们就在他的棺材前点上一盏灯,照亮他们去阴曹地府的路。

灯灭了,他们就找不到路了,就只能留在家里了,这是不好的。一般在棺材掩埋或者人火化前就要熄灭他。农村举办葬礼的时候,都有一个规矩叫做“三日而殓”,意思是人去世后要等到三天之后再能入殓。而在这三天的停丧期间,逝者的灵堂前面都会摆放一盏灯,由于灯不能灭,所以人们称之为“长明灯”,而棺材的前面也要点一盏灯,这种行为被人们称之为“点脑头火”!

在农村,人们认为人去世之后,由于对家庭的恋念,所以魂魄并不是直接去阴曹地府,加上黄泉路也十分黑暗,魂魄也不愿意踏上那条路,所以就会在家中待着。但是毕竟已经是阴物,时间长了就会对家庭造成危害,带来祸运。所以人们在点亮长明灯,照亮黄泉路,引导他们离开家,走向黄泉。

所以长明灯也被称为“引魂灯”,由于是为了照亮路途,所以在停丧期间,灯一直不能灭。而且点灯之人逝者的儿子或孙子,寓意后代福运昌盛!其实不管这种行为是不是有着迷信的色彩,但是都是咱们的一种传统丧葬文化,是人们表达对逝者的一种孝意,也是对后代的一种祝愿,

人去世后几天点灯?

人逝世只有第七天点灯。

因为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人离世的第七天会返回家中,这时家人要提前为其准备他最喜欢吃的饭菜等,但是人不能露面,不能让逝者的魂魄看到,亲人之间也不要争吵谈论一些不开心的事,这样会让逝者对人间留有遗憾,还会因为贪恋凡尘旧事而舍不得离开,这样不利于重新投胎。

所以要在这一天点亮灯,以防亲人的灵魂找不到家。因此还有“头七回魂夜,阴人回门,哪也不会去,就是回家。”这种说法。

1、自古中国丧葬风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风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宅院、烧纸等程序。(骨灰盒在殡仪馆寄存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现在通常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三七、五七、七七。按凶事风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

为什么人死之后棺材下面要放一盏灯?

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和迷信说法,人死之后要过奈何桥,哪里黑灯瞎火的,怕死者看不见路,所以要在灵堂的棺材下面点一盏灯照着,所以这灯叫“过桥灯”。

去寺庙为死了好多年的人点灯有用吗?

有用。

到寺院点灯不但对刚刚去世的人有用,即使去世一百年都有用。另外,点灯不但可以利益亡者,帮助活着的人点灯一样可以得到增上智慧与财富的利益。

如果家里面有佛堂,也可以在家里面点灯供养佛菩萨,对自己和家人利益很大。但是在做点灯这件事的时候,最好点灯前或者点灯的时候发大愿,点完灯后回向,这样不但今生能够获得利益,后世一样可以得到利益,最后还可以成佛。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