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大“鬼节”是哪三天?各有什么来历传说吗?
中国的三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
一、清明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8天,即农历三月初一前后。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和冷食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忠臣介子推。清明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结合了寒食节禁火冷食和上巳节郊游等习俗的传统节日。
二、中元节,也称为七月半,是祭祖的节日,源自东汉时期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的诞辰,也是阴曹地府放出鬼魂,已故祖先回家团圆的日子。因此,中元节被定为秋尝祭祖的节日,也称为“中元节”。
三、寒衣节是在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会上坟祭祖,最重要的是制作冥衣,用纸扎成,并在晚上在门前焚烧。寒衣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最早可追溯到周人的腊祭日,这一天是进行隆重祭祀活动的时间,后来在《诗经》、《唐大诏令集》、宋代的《岁时杂记》、明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都有十月一日祭祀祖先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