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龙凤胎八月十五出生

 2023-12-08 08:40:55   3  9 赞

甄嬛龙凤胎八月十五出生

甄嬛传中甄嬛有几个孩子?

甄环有3个亲生孩子,2个收养的孩子,共有5个孩子。第46集生下第一个孩子,第60集生下龙凤胎。

剧情介绍

1、第46集

甄嬛痛苦中早产下一女,取名绾绾(与纯元皇后的小名菀菀同音),封号胧月,皇帝兴奋不已,主动提出重新封她为妃。

甄嬛内心对皇帝绝望,也深知自己身为罪臣之女,无法在宫中立足,自请离宫到甘露寺修行,以保胧月平安。甄嬛拜托敬妃收养女儿胧月,替自己抚养女儿长大成人。

公主出生三天后,甄嬛毅然离宫,槿汐、浣碧主动随行,眉庄、温实初为其送行,被接回宫来的四阿哥弘历也在碎玉轩门前长跪送行,碎玉轩其他宫人皆被遣往别处伺候。

甄嬛迁居甘露寺,带发出家,法号莫愁,入寺后备受欺凌,众尼姑皆以她是被皇帝厌弃之人,让她做砍柴、挑水、洗衣等粗活,明里暗里更是百般的欺负折磨。

莞嫔离宫,皇后趁机提议晋封祺贵人为嫔,又否决了皇帝晋封眉庄为嫔的提议,安插陵容、祺嫔等人好生伺候皇帝,在宫中大肆扩张势力。

眉庄为甄嬛的离去伤心不已。温实初因其御医的特殊身份,获准往来宫中及甘露寺两地之间,暗中保护甄嬛。果郡王获知甄嬛出宫修行,赶来甘露寺探访,为甄嬛带来女儿胧月的画像,安慰甄嬛思女之情。甄嬛感激。

2、第60集

温实初发觉甄嬛所怀乃双生子,认为其腹大之事已可掩饰过去。甄嬛请求皇帝和太后先不要说出双生子之事。

甄嬛腹大逾于常人,后宫流言顿起,皇后借他人之口暗示皇帝甄嬛腹中胎儿来历不明,但甄嬛早已料到皇后这一手,皇帝未与理睬,反而斥责了皇后。

甄嬛则借机分清敌我,借皇帝之手大肆铲除异己。槿汐因被揭破与苏培盛之事大受打击,甄嬛极力劝解,槿汐终于振作。

中秋家宴即将到来,甄嬛得知果郡王即将从盛京归来,悲喜难言。中秋宴席上,浣碧打扮得格外夺目,以期得到果郡王注目。甄嬛身体不适,提出去外面走走,与果郡王私下相见,甄嬛故意态度冷淡。

叶澜依尾随在后,暗中听到二人对话,认为是甄嬛辜负了果郡王,因而憎恨甄嬛。回宫路上甄嬛被叶澜依暗算,以猫扑向其肚腹。

甄嬛受惊吓难产,艰难之下痛苦诞下龙凤胎。皇帝喜获一双儿女,即刻下旨:永寿宫熹妃晋熹贵妃,于皇子满月之日同册嘉礼。

熹贵妃出月后赐协理六宫之权。皇帝为龙子赐名弘曕,公主赐名灵犀。槿汐也被正式赐给苏培盛为妻,二人欣喜过望。甄嬛产后受凉咳嗽,原来是宫女斐雯忘关窗户,又辩解了几句,皇帝下旨掌嘴,斐雯自此怨恨甄嬛。剪秋遇到斐雯,见其脸上有被打过的痕迹,遂加以利用。

甄嬛还有两次流产,分别是第29集,第71集。

剧情介绍

1、第29集

齐妃祈求皇后宽恕,皇后借机夺取抚养三阿哥的权力。齐妃无奈授人以柄,只得听命于皇后,又深恨甄嬛让自己失去了儿子。槿汐感觉此事有诈,告诫甄嬛要留意陵容,甄嬛却不以为然。

皇后与皇帝离宫祈福,华贵妃独掌六宫,大权在握。甄嬛有孕在身,体弱不适,华贵妃令太监周宁海前去碎玉轩请甄嬛到翊坤宫听事。

甄嬛自知此行凶多吉少,为了避免与华贵妃发生冲突,以大局为重,只得前往。华贵妃借口甄嬛怀有身孕恃宠而骄,责罚其烈日之下跪于宫外诵读《女诫》,眉庄挺身而出保护甄嬛,被责罚一同下跪。

陵容假意口头哀求,言语更加冒犯华贵妃。浣碧在一边焦急万分,连忙赶去太后宫中报信,奈何太后病重不能见人,只得求助于进宫看望太后的果郡王。

烈日炎炎下,甄嬛体力不支晕倒在地;果郡王不顾禁忌,擅闯翊坤宫救出甄嬛。华贵妃发觉甄嬛下跪处有血迹,大吃一惊。果郡王抱甄嬛回到碎玉轩,手中全是血,甄嬛似有小产迹象。苏培盛赶赴天坛告知皇帝甄嬛出事了。

2、第71集

皇贵妃、敬贵妃先行离开,甄嬛疼痛中与皇后争执起来,皇后推开甄嬛,甄嬛顺势摔倒,一切都被胧月看在眼里,甄嬛小产。温实初赶来查明甄嬛小产系腹部遭受大力撞击以致胎气大动,孩子滑胎而死。

甄嬛以皇后推倒她为由嫁祸皇后,敬贵妃在一旁相助。皇帝对皇后产生怀疑,皇后拼死辩解,自比唐朝的王皇后,遭到觊觎后位的武媚娘陷害,胧月挺身而出保护母亲,指认甄嬛小产是皇后所为。

皇帝责令皇后禁足思过,严惩此事。皇帝越发年老,猜疑心愈来愈重。朝中不断有人提出立太子的呼声,特别是皇后一直也在奔走牵线,三阿哥自己也十分喜欢结交朝臣,皇帝反感至极。

前朝后宫留言纷纷,军机大臣张廷玉劝谏皇上不可轻信一面之词而轻易废后,以免政局变动,皇帝表示没有这个打算。

三阿哥受四阿哥唆使,请求皇帝厚待手足,善待八爷、十四爷和皇后,皇帝大怒,认为弘时图谋不轨,意在太子之位,有窥视皇位之举动,即刻撤下弘时的黄带子,赶去做了阿其那(允禩)的儿子,交于恒亲王约束养赡,与其断绝父子关系。

皇后在自己宫中听闻此讯,更加绝望,但还是想做唯一的皇太后。皇后失势,为除去甄嬛,剪秋和江福海暗自下毒欲毒杀甄嬛及其子弘曕。

夜宴间,六阿哥弘曕的汤汁被果郡王侧福晋孟静娴误饮,静娴生子(元澈)后毒发身亡,果郡王甚是伤感。

皇帝命苏培盛即刻派人查明真相,剪秋与皇后身边大太监江福海遭到严刑拷打,剪秋受尽酷刑,却始终坚称与皇后无关,江福海受不住刑,招供了一切。

甄嬛传所有人的生日

甄嬛传中人物的生日如下:

* 甄嬛:1707年4月7日。

* 陵容:1708年2月9日。

* 胤禛:1678年12月13日。

* 果郡王:1697年3月24日。

* 太后:1660年。

* 苏培盛:1673年。

* 纯元(柔则):1680年。

* 端妃:1681年。

* 崔槿汐:1693年。

* 华妃:1716年。

* 敬妃:1716年。

* 丽嫔:1716年。

* 三阿哥:1713年。

* 温宜:1723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时间以电视剧为准。

甄嬛的龙凤胎叫什么名字?

甄嬛生了一对龙凤胎,女孩叫灵犀,而男孩叫弘詹,二者连一块是夕颜,夕颜这种花的花语意义并不太好,有夕开朝谢的意思,这就意味着她跟皇帝的爱情也是这样子和夕颜花一样,早已凋落。

甄嬛个人人物介绍:

小说《后宫·甄嬛传》和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女一号,核心女主角。原名甄玉嬛,嫌玉字俗气而改名甄嬛,为汉人甄远道之女,后被雍正赐姓钮祜禄氏,抬旗为满洲上三旗,获名“钮祜禄·甄嬛”。同沈眉庄、安陵容参加选秀,因容貌酷似纯元皇后而被选中。入宫后面对华妃的步步紧逼,沈眉庄被冤、安陵容变心,从偏安一隅的青涩少女变成了能引起血雨腥风的宫斗老手。雍正发现氏一族的野心后令其父甄远道剪除,甄嬛也于后宫中开导雍正,用她的连环巧计帮助皇帝解决大事,故而深得雍正爱待,几经周折终于斗垮了嚣张跋扈的华妃。甄嬛封妃时遭皇后宜修暗算而被皇上嫌弃,生下女儿胧月后心灰意冷,自请出宫祈福。然得果郡王爱慕,二人相爱,得知果郡王死讯后立刻设计与雍正再遇,风光回宫。此后甄父平反、甄氏复起,她也生下双生子,在滴血验亲等各种阴谋中躲过宜修的暗害,最后以牺牲自己亲生胎儿的方式扳倒了身为一切幕后黑手的皇后。此时雍正逼迫甄嬛毒杀允礼,以测试甄嬛真心,甄嬛遂视皇帝为最该毁灭的对象,大结局道尽“后宫的一切争斗皆因皇上你而起”并毒杀之,雍正顷刻驾崩。四阿哥弘历登基为乾隆,甄嬛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权倾朝野,在如懿传中安度晚年。

熹妃八个月就生下双生子吗?

生下了。1、根据电视剧《甄嬛传》剧情显示,甄嬛在八个月也就是八月十五中秋夜的时候生下双生子,甄嬛是怀着果郡王的孩子进宫的,就是后来的双生子。2、《甄嬛传》是2011年首播的中国古装宫廷电视剧,该剧讲述了清朝雍正年间甄嬛(女主角)选秀入宫,在皇后、华妃等几方势力夹击下,在宫闱斗争中从不谙世事的闺阁少女成长为善于权谋的圣母皇太后的故事。

《甄嬛传》甄嬛生了几个孩子分别是谁的??

《甄嬛传》甄嬛生了3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是皇上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是果郡王的。

1、第一个孩子

甄嬛的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是与皇上生的,叫胧月。生了胧月后甄嬛要执意离开皇宫到感业寺去,即使当时皇上想要给她升位分,她都没有答应。主要是因为当时她的父母被流放宁古塔,她又对皇上心灰意冷,自然是不愿意留在宫中的。

后来,胧月给了敬妃抚养,也算是给胧月找了一个极好的依靠。后来甄嬛回到宫中,并没有急于把胧月要回到自己身边,而是一直让敬妃抚养着。

二、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

甄嬛本是一个带罪出宫修行的女子,却又重新拾得爱情的滋味,投入到了果郡王的怀里。然而天意弄人,怀孕后却传来了果郡王离世的消息,为了隐人耳目,又为了能救得父母于水深火热中,甄嬛最终决定再返皇宫,重得恩宠,于是在宫中生下龙凤胎弘曕、灵犀。

甄嬛名义上的儿子弘历

第56集,甄嬛被皇上伤了心后自请去甘露寺,在那里与果郡王相爱并怀上果郡王的孩子,甄嬛后来以为果郡王死了,为保住孩子,她设计重新回宫。

皇上为了堵住大臣的嘴,重新给了甄嬛一个身份,钮祜禄甄嬛,年龄加上10岁,实为弘历的生母,出宫是为了给大清祈福,其实前头有很多铺垫,四阿哥在小时候就很喜欢甄嬛。两人亲如母子,弘历登基后对甄嬛也非常孝顺。

甄嬛的龙凤胎哪天生的?

甄嬛的龙凤胎是在第60集中秋宴那天生的。

中秋宴席上,浣碧打扮得格外夺目,以期得到果郡王注目。甄嬛身体不适,提出去外面走走,与果郡王私下相见,甄嬛故意态度冷淡。

叶澜依尾随在后,暗中听到二人对话,认为是甄嬛辜负了果郡王,因而憎恨甄嬛。回宫路上甄嬛被叶澜依暗算,以猫扑向其肚腹。甄嬛受惊吓难产,艰难之下痛苦诞下龙凤胎。

剧集评价

在众多雷翻天的后宫剧中,《甄嬛传》算得上是一部非常正统的剧了。认真的制作,令这部后宫剧有了不错的素质。主演孙俪除了古装扮相令熟悉她的观众有少许不习惯之外,其他的表现真的不愧为一线电视明星的水准。

作为一部宫斗剧,能做到不“雷”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了。“宫斗”作为一个热门的元素,近年来不少影视作品都很喜欢拿它来做文章,但真正能把它拍好的作品少之又少,无论是对古代皇帝一厢情愿的痴情描写。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