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亡灵超度

 2024-01-30 10:52:54   23  8 赞

各种亡灵超度

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问:师父,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一些没有学过佛的人死了以后,他自己不能超度,我们学佛的人要帮他超度,应该要怎样帮他超度啊?请您介绍一下。

元音老人答:度亡的咒是很多。

问:请您介绍,就是超度的那六个咒。

元音老人答:度亡的咒是很多,最好最要紧的就是大光明咒。这个咒的威力太大了,功用也很大。我们这个本性有七种光明,就是七彩光明。这个咒是大光明,就是使得我们要放七彩光。所以(手印)右手是放光,左手结金刚拳。金刚拳就是大拇指按于无名指的末节(根部),三个指头中指、无名指、小指捏牢大指,食指捏在大指的第二个骨节上,这叫金刚拳,放在左面。右手就这样子(五指伸开)放光。这个手印非常好,超度亡灵功用很大。

凡到死不下来,就是业障重,要活不得要死不能,加持他这个咒,就可以让他舒舒服服地往生了。假如有什么地方不安静,闹鬼啊魔啊等,这个咒一念之后,一照,这个地方就安宁了,就都解脱了。所以这个咒非常好。

咒文:

嗡啊蒙嘎 微噜恰那 玛哈姆得拉 玛尼啪得玛 杰哇那 啪拉哇噜 达呀吽

(此咒又名「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出自《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卷》)

这个咒假如我们加持黄沙,你们海边上的沙洗净之后,拿一个红线,一头穿针插在沙里,一头捏在金刚拳里,一手放光照这个沙,念到十万八千遍之后,这个沙就叫金刚沙。什么地方有鬼闹,一撒就太平了。要度亡,这个人死了不问多少时,只要拿这个沙,他假如有棺材,就从棺材的脚往头上撒,他纵然落入三恶道,也能把他 *** 升天。临死的时候,我们把这个大光明咒写成一个咒文,放在他胸口。假如不是火化,像国外的葬礼,放到棺材里去,他也得救了。所以,这个咒威力很大,大家注意这个咒就可以了。

第二个,我们念什么咒呢?就是念六道金刚咒,就是我们的六道轮回啊,特别是金刚护法,这六道的护法来加持这个亡灵,使得这个亡灵得救。所以,这个咒的威力很大。我们度亡的时候呢,这个咒要念108遍。

咒文:

啊啊夏萨玛哈

第三个呢,我们就念得闻解脱咒(亦即:听闻解脱咒)。就是亡灵听到这个咒音就得解脱。死亡的这个魂灵,他听到我们讲话,我们听不到他讲话,我们喊他,他也回答我们,就是我们听不到,他很着急。所以,我们讲了他听到,所以(叫) 得闻解脱咒。你念这个咒他听到,听到之后得解脱了,所以这个咒很好。

咒文:

阿比加当嘎

再一个咒呢,就是本觉大密咒。就是我们过去成佛的佛菩萨合起来的大咒,所以,威力很大,使得亡灵得救

咒文:

嘛嘛果令三门嗒

我们上海有一个同事,他的花已经枯萎了,就念这个咒,水浇这个花,这个花就复活了,所以很好。所以度亡,自己很得益,很大的威力。

再一个咒么,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咒。地藏王菩萨是度冥道的啊,大家知道,地藏王菩萨是在地狱里庄严地狱,要救度地狱终生。所以。念地藏王菩萨,加持力很大。他有两个咒:

一个就是:嗡清西惹扎吽

再一个是:嗡啪拉玛尼达扎 吽啪梭哈

这几个咒加起上面我们念过的往生广咒,一块儿加起来,可以度亡灵,所以非常好。

往生广咒:

南无勒怛那 达纳耶耶 南无阿利亚 阿弥达巴雅 达他葛达亚 阿那喝帝 三迷三不达亚 大地约他 嗡 阿弥尼帝 阿弥尼打乌巴威 阿弥尼打生巴威 阿弥尼打 葛利比 阿弥尼打 比帝阿弥尼 打帝际 阿弥尼打伟葛兰帝 阿弥尼打伟葛兰帝 嘎弥尼 阿弥尼打 刚刚奈葛利帝 嘎尼 阿弥尼打 顿度比 苏哇尼 萨儿哇 阿拉达 萨达尼萨儿哇 嘎而麻吉尼 舍吉尼 亚嘎尼 莎哈

超度亡亲念什么经最好。??

《地藏经》,这个对亡者的利益最大。因为地藏菩萨是幽冥教主。就好像你托人办关系,如果是学校方面的事情,肯定找教育局长最好了。如果找农业部长就关系有点远了,对吧。反正,这个经是最适合的。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也非常好,《金刚经》,西藏也有《度亡经》等。不一而足。如果在汉地,一般以《地藏经》和《金刚经》最契机。汉地寺庙超度一般都会念《地藏经》的。你可向寺庙师父打听。

看一下附件吧。

如果家人为亡者念,可念地藏经,还有做些放生或其他善事,功德回向给亡者。

也可请寺庙做专项超度。这个各个寺庙价格不一。

这两者若能结合,则是最好的。但至少要做一项。

古代丧礼文化常识七七

1. 丧葬习俗中填七是什么意思

做七亦称“斋七”、“理七”、“烧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

旧时汉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即人死后(或出殡后),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

此俗汉代尚无记载,大约与佛教传入中国有关,南北朝时已多行之,后世沿而不改。佛教《瑜珈论》谓人死后,在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中阴身”,如童子形,为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如七日终,不得生缘,则更续七日,至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以故有“七七”之期及逢七追荐之俗。

一说,人初生以七月为腊,一腊而一魄成,经七七四十九而七魄具;死则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经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泯,此为道教魂魄聚散之说。第七个七日,民间又称为“断七”、“尽七”、“满七”。

比较受重视的是头七、五七与尽七。《北史.胡国珍传》:“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

《北齐书.孙灵晖传》:“(南阳王)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他成双成爱眷?”《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

又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参阅明田艺蘅《春雨逸响》。

治丧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称为“做七”、“七七”为最后一个“七”,称“断七”。其中“五七”一次最热闹,一般请来道士做“五七”道场。

亲朋好友都到齐,办“五七”饭。一百日到来做百日祭祀,后每隔一周年祭祀一次“周年”,三年为止。

每十年做阴寿祭祀,到百岁为满。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

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

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父母死后应该合葬。

父死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暂时殡起来,等找到父墓或母墓时再进行合葬。这样灵柩停放的时间就很难说了。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

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

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

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2. 古代楚国人的丧葬习俗

仪式 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6.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7.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

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10.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编辑本段其他注意 原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 1: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叫:做七或犯七)。目前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现在只烧单数,烧大七)。

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

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 还有特别需要一说的是犯七。

何谓犯七?就是从亡故之日以农历推算,若逢七之日与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些日子重合,就叫犯七,比如三七与这些日子相合,就是犯了三七。有道是:“亡人不犯七,活人没饭吃”,意思是说,犯七...

想问一下明白的人,我的爸爸去世15天了,我给他的牌位送到了庙上,地

我很抱歉听到您父亲的去世的消息。您的行为是对您父亲的的一种纪念和尊重,也是对他在世时所给予的关爱的一种表达。

在佛教中,地藏殿是专门为供奉地藏菩萨而设的殿堂,地藏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古佛,他以救度众生为己任,特别适合超度亡灵。因此,您将您父亲的的名牌位送到庙上,是对他的超度的一种方式。此外,您也可以通过念诵地藏经的方式,为您的父亲回向,这是一种表达对亡者的思念和祈祷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佛教中认为,超度亡灵需要遵循一定的仪轨和制度,建议您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此外,对于您父亲的思念和祈祷,可以在心中默念佛号,以此为他祈祷和回向。

最后,我希望您能够接受这个事实,并希望您的家人能够尽快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

超度是什么意思?

超度 佛教或道教指诵经等使鬼魂脱离苦难。 超度众生:从苦海中拯救人类 一般人却把超度两字,仅拿来当做超度亡灵之说,这种言说不很正确,超度的实际意义是超越生死,共度涅盘彼岸,是名超度也。超度的对象有三点立场,何等为三? 一、现生中能令迷妄者,邪见者,导归正见(梵语samyag-drsti),由思想上的矫正,破迷启悟,是名超度,是思想上的超度。 二、现生中能依正见而起修,因修而证悟,得入涅盘,因而解脱生死,远离六道轮回,是名现生超度。 三、死亡后,眷属以虔诚之心,邀请出家师父为亡者开示、念佛、诵经,做佛事等等,普令亡灵得以往生净土,是名善后超度。

了解民间鬼神“做七”探究

做七,亦称烧七、斋七、理七、七七斋等,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间对此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有关做七习俗的来源及其信仰内涵等问题,至今聚论纷纭,尚无定论。

按传统的说法,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

七七四十九天的超度来源于佛教,佛教给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程序带来了所谓“七七追荐”。七七追荐又称七七斋、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水陆会、水陆斋仪等,是一种超度死者亡灵的大法会,主要来源于佛教信仰。在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中,人死后在七七四十九日内,经过七个阶段随业力投生,也就是说四十九日是个缓冲期,除了极好的人立即上天,极坏的人立即下地狱外,绝大多数人经过超度可以赎罪,能投个好胎,七七追荐便是为了替死者消罪免祸、诵经修佛,以投入善良之家,因而延请和尚设斋念经,礼佛拜仟,追荐亡灵。七七追荐在南北朝开始流行于世。

也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本于道教。从该俗的实践看,做七既请僧众诵经,也请道士诵经,而民间关于做七由来的种种解释,多与道教的地狱结构及功能的宣传相吻合。清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二还结合做七习俗起于元魏、北齐的历史背景来对此论证:“按元魏时,道士寇谦之教盛行,而道家炼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为断,遂推其法于送终,而有此七七之制耳”。《韩琦君臣相遇传》:宋仁宗驾崩,英宗初即位。光献太后对宰臣韩琦说:“当初立他(指英宗)为皇太子时,臣僚多有言不当立者。恐他见后心里不好,昨因斋七,并焚于钱炉矣”。

也有人推测,做七习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时“国人”于父母葬后迎其魂灵于殡宫的祭祀仪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灵得到安息。按礼制规定,举行虞祭的时间和次数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区别,士之丧三虞,大夫之丧五虞,诸侯之丧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为期。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大夫都僭用诸侯的七虞之礼。再往后,秦并六国,改朝换代,只要有条件谁举办七虞都行,最终流变成了通行民间的做七习俗。

民间相传,做七习俗始于唐初,大致情节是: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曾嘱咐太子:死后每隔七天须由亲人为其摆一次荐宴,烧一回纸钱,前后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灵魂得以顺利超度。其中“五七”的置办,尤应丰盛,等等。太宗死后,太子遵旨一一照办。其后公卿百姓纷纷仿效,由此形成做七习俗。

每逢七日在家里点灯、焚纸、烧香来祭奠。孝子百日内不准剃头刮脸,也不准赴宴饮酒、娱乐。服丧期满,要念经,并到坟前祭奠换孝。至百日、周年、三周年时,至亲都来祭奠。遇丧人家,当年春节时一般不贴春联,如贴只贴黄、绿纸对联。

我一直在思考的是:祭奠的周期为什么是“七”而不是“六”和“八”呢?

原来,伏羲的六十四卦方位图是上古的太阳历,六十四卦的四正卦(乾、离、坎、坤)代表春夏秋冬,其余六十卦每卦代表六日(每卦有六爻),每爻代表一日,这样算下来,一年共有三百六十日。而实际上应该是三百六十五天零四分之一天,古人将这五天零四分之一天四舍五入算作五天,这五天不算在八卦记日之内,作为过年的时间。“七日来复”指的是从坤卦(为冬天的这个季节,为阴)的最后一爻至复卦(为冬至,也为“一阳复生”)的初爻,共经历七天,这七天正是由纯阴的坤卦至一阳复生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坤卦的最后一爻算一天,至复卦的初爻算一天,中间经过五天,所以共七天,这就是“七日来复”。

易经的最基本概念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们认为:人死了便是归阴了,“做七”是超度他的灵魂,使他来世还做人,而太阳历上从阴历的坤卦至复卦(纯阴至一阳复生)需要七天时间,因此人们就用“七七四十九”天来超度他。

《礼记·檀弓上》曰:“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也是后世做七习俗的信仰内涵所在。如天以阴阳(日、月)二气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万物,谓“七政”,人得阴阳、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气亦惟七。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死后要超度魂灵的说法产生了疑惑,对“做七”做法也淡薄了。一般是采用开追悼会的方式来祭奠亡者,以表哀思。

其实,孝亲敬长不能仅仅表现在死后,而更应该体现在生前。在现实生活中,生活水平提高了,老人对物质的需求基本不成问题,我们要“常回家看看”,与父母聊聊天,给以精神慰藉,或经常打电话回家与他们聊聊天,千万不能等亲人仙逝后再去“活着不敬喉,死了敬木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