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超度亡灵

 2024-01-12 08:35:16   13  4 赞

南怀瑾超度亡灵

南怀瑾老师:随便“辟谷”身体容易出毛病,学学古人辟谷断食的经验

现在很多学佛修道的人喜欢辟谷,普通道家所说的辟谷,等于避开五谷不吃饭。现在印度瑜伽很重视这个,他们做工夫,每周有一天不吃饭。回教在斋月的时候白天不吃饭,夜里才吃,这都是辟谷的道理。清理肠胃为了健康,肠胃不清不行。所以《黄帝内经》从《灵枢》卷六“肠胃三十一”这里开始就讲到辟谷的问题,注意哦!肠胃是消化食物的,人的生命就靠饮食维持。

辟谷的经验我也可以坦然告诉你们,那会饿死人的。我自己也测验过,曾经有二十七天不吃饭,我照样抽烟,照样喝茶,因为水分很重要。但是你要晓得,胃里头的气更重要;我的经验,如果胃里气不够,那会出问题的,因为那个胃是那么大,消化是在相互摩擦的。有两个人,一个学道家一个学佛,看到我二十几天不吃饭,他们都吓住了,看到我时都退了一步,说你的眼睛像电灯一样放出光芒。我说哎呀!我没有吃饭,饿出来的,夜里还要做很多事。

他们二人也要学辟谷,我说你们千万不要乱搞,会死人的。他们不说话,一个老居士,一个修道家练气功的,搞不了几天,一个送医院,胃开刀了,一个腿残废。所以你们不要随便学,清理肠胃是应该的,饿坏了会饿死人。但是肠胃不清理也不行,我们许多的病是吃出来的,尤其现代人,这个二十年吃得太好了,病很多,都是吃出来的。所以学医要懂得肠道。这一篇黄帝问辟谷的问题,全篇很长耶!拿科学来讲要配合西医的研究。

下面看“平人绝谷第三十二”最后一行:“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平人就是普通的人,是不做工夫不修道的人。平人不吃不喝,七天一定饿死了;“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水也干了。尤其我们每天饮食,饭固然重要,吸收的水分比吃饭还重要。你们年轻人有时候觉得一天不喝水不要紧,其实很要紧。皮肤一切也在吸收空气里头的水分,所以水比饮食还重要。

摘编自《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中国道家把闭关叫做“入圜办道”。道家正式修的时候是不看书的,专门做功夫。饮食要特别注意,要少吃多餐,饿了就吃一点点。一般是一日三餐,或五、六餐,七、八餐,慢慢减少,最后辟谷,不吃五谷肉类,只喝水。最后达到“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境界。神满不思睡就是昼夜长明,脑子昼夜清醒,但是空的,无念的。

修行次序,道家讲得很明白,一般人弄不清楚,只是在那里胡闹。道家《诸家气法-元气论》第五十六卷说:“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从此延数万岁,名曰仙人。”

第五十八卷说:“凡服气断谷者,一旬之时,精气弱微,颜色萎黄;二旬之时,动作瞑眩,肢节怅恨,大便苦难,小便赤黄,或时下痢,前刚后溏;三旬之时,身体消瘦,重难以行;(已前赢弱之候,是专气初胀所致,若以诸药,不至于此也)四旬之时,颜色渐悦,心独安康;五旬之时,五脏调和,精气内养;六旬之时,体复如故,机关调畅;七旬之时,心恶喧烦,志愿高翔;八旬之时,恬淡寂寞,信明术方;九旬之时,荣华润泽,声音洪彰;十旬之时,正气皆至,其效极昌,修之不止,年命延长。三年之后,瘢痕灭除,颜色有光。六年髓填,肠化为筋,预知存亡。经历九年,役使鬼神,玉女侍旁,脑实胁胼,不可复伤,号曰真人也。”

一旬就是十天。修习服气断谷的人,开始很难,修习到一旬的时候,人的精气会变弱,面色萎黄。修习到二旬的时候,肢节都会难过,都会变硬;大便先是硬的,屙不出来,接着是稀稀水水的。到三旬的时候,身体会变瘦弱了,这是气开始变化所引起的,不要害怕,如果懂得用药物帮忙,就不至于这么严重了。

到四旬的时候,面色慢慢好转,思想专一,心里头也没有什么杂念妄想了。如此继续修习,到八旬的时候,智慧打开,喜欢寂静,即使在人世间很繁杂,也觉得很清净了。到这个时候,各种方术都懂了,小神通也都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也都知道了。到九旬,人就很漂亮了。等到十旬的时候,就能与宇宙之气相通、与天地正气合一了。

修到第六年的时候,气充满了,身体比婴儿还要婴儿;肠子里面很干净、变成筋了,不过肠子中间还有洞,还可以排泄。如果这时砍了他的头,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白浆。到达这个程度,自己可以预知生死了,不过要想跳出生死,则还需要继续修行。这样保持戒律清净,修到第九年的时候,鬼神听你指挥,天人伺候左右。这时,气完全充实,不像你们几位练武功的,两胁还软软的,一抓就完了。最后,修道成功,到达真人境界。

这个服气断谷的经验,都属于色蕴的范围,是真实不虚的,一般人只把他当成是道家的经验,就忽略不注意了。修行断谷期间,有时会讨厌吃东西,不必担心,在这个过程中间,可以喝水,偶然也可以吃水果、或者一、二口东西,不过吃多了就会变成毒药、障碍修道了。

摘编自《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

佛为什么规定弟子过午不食,一天只吃一餐?但是现在大家因为过午不食,反而一餐吃的非常多,结果都变成糖僧了,都得了糖尿病。一餐吃很多,把胃吃得胀胀的,压迫到胰脏,慢慢胰脏不能活动,就得了糖尿病,所以变成糖僧了。

这样没有用的,过午不食要禅定功夫到了,道家三句话告诉你:“精满不思淫”,人精满就不漏丹了,没有漏精,爱欲没有了,自己本身发生乐感。“气满不思食”,气充满了,那就到达辟谷,不吃世间的杂粮了。汉朝刘邦的军师张良,就已经到达了这个程度,让刘邦的太太吕后,硬请他吃了一餐好的,就死了,用不着给他毒药吃,吕后太内行了,跟他说你要营养啦!要补品啦!结果张良吃了,就把他给解决了,到了那个程度,饿不死人,吃得死人的,所以气满不思食。譬如大家过午不食,慢慢可以训练到不吃,好几天吃一餐,就够了。“神满不思睡”,连睡眠的障碍都克服了。

道家还有一种方法,后来传到日本去...

南怀瑾大师在世时讲过念哪个咒回向给精神疾病的人最适宜?

精神病患者一般都是业障病,持诵地藏经、大悲咒等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单纯念咒,首选地藏菩萨的灭定业真言,次选观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

南怀瑾:为什么身体沉重,容易疲倦,无精打采?

修行人的身体,一定是轻飘飘的,所谓仙风道骨。

看一些老人,有的人到老了,就坐在轮椅上,或者走路要人扶,要不走一走,就全身痛,这就是业障重的缘故。

虚云老和尚,到了一百一十多岁了,还每天能走60华里路。广钦老和尚八十多岁,走路如一阵风。这就是修行人。

为什么人到了老了,身体会越来越差,有的人则不会。中医说人老先从脚开始,从下老到上。

那么,为什么会衰老?都是被自己的欲望折磨的。

比如说,淫欲心很重的人,会消耗肾精;贪心很重的人,会消耗心脏功能;嗔恨心很重的人,肝脏会有问题。

这些都是慢慢的消耗的。这是从情绪上来讲,人因为这三样东西衰老。

(“贪嗔痴”合称“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其危害,不仅仅是眼前,还会殃及百千万世、百千万劫、无数子孙后代,乃至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郑播德注)

而人衰老的原因中,还有一种原因,是受到外在磁场的干扰。

比如说,一个人体内躲了很多众生,那些杀业过重的人、吃荤过多的人,或者是烧山林木的人,他们体内都会躲了很多众生。那么他们的身体也会感觉很沉重。

拜佛时很累,有的人拜佛起来轻飘飘的,是体内众生走了的缘故。

我们体内躲藏了很多地狱道和饿鬼道的众生,这些众生要维持生命,就要吸我们的精气神,吸我们的能量。能量不足时,他们就会来捣乱,让人神志不清。所以我们能量不足,就很难支撑起这个身体,常常感觉身体很重。

业障轻的人,会感觉身体很清爽,这是内在的感觉。所以修行时,体内一定会起反应。念佛久的人,念到一定境界后,体内众生度脱了,那么就越来越清爽了。

所以大家来观音寺,看那些老人,一个个都是精神气十足的,这就是福报啊。再去养老院看看那些老人,哦,死气沉沉的。

养老院是个很可怕的地方,阴气太重的缘故,冤魂又太多。所以那些老人都是很苦命的。

要念佛,让全身清爽,度脱掉以前吃过的众生后,身体就轻松了。在准提佛母经上有讲到,业障消除时,会梦见嘴巴吐出黑物,拉出黑血,拉出黑色的粪便啊,等等。这就是业障消除的表征。这个业障是一种磁场。

修药师法门时,也会感应到体内有很多种众生脱离了身体,身体就清净了,然后就会拉肚子。这是一个表征。大家有机会可以去观察观察,佛法真实不虚,一定会在身体上其反应的。

业障很重时,拜佛是一件最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大拜,很多人拜大拜,比干苦力活还累。而且念经也累,会打瞌睡,还会经常念错,念得精神不集中。

有过助念经历的人,都知道,有的死者业障很重,我们给他助念,那是很累很累的事情,很耗费精气神的。因为死者身上有很多众生,他们要过来吸收我们磁场的缘故。所以很累。

(有些人去医院探望病人,病人没事,探病的人却出问题了,甚至倒下了。因为医院是阳间、阴间很重要的“结算中心”,医院里充满了种种希望报仇雪恨的众生,加上许多病房里、病床上死过很多人,他们的“残留信息”仍然在那里,所以,去医院探望病人的修行人、有佛缘的人、单纯善良的人,会被这些海量的众生“瞄上、跟上”,出现种种“症状”,因为众生多,它们的阴性能量场很强大,所以人就出现了反应。如果不在那里念佛、超度,许多众生就会跟回家中来。但不要因为怕众生多而不去医院探望病人,而是要在医院、病房里“用心”念佛、做简单的超度,利益那里苦苦煎熬的无量众生菩萨。这是增上我们慈悲心、增上福德的好机会,所以,佛陀曾经开示说“瞻视病人”有无量功德,病患者、穷困者、冻馁将死者、受苦受难的众生,都是我们的大福田,即佛家福田中的“悲田”。——摘自郑播德老师讲法内容)

所以,我们要多多的拜观音菩萨,拜久了,就会全身轻松,做任何事情都有精神,走路时感觉轻飘飘的。同时要多吃素,不吃荤。

趁着年轻,赶紧学佛,赶紧把学佛前杀过的众生,吃过的众生度化了,他们脱离了我们的身体后,色身渐渐清净,那么身体就感觉很轻飘飘的。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所以,有时候,念佛拜佛,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上次善海说,她要听我的话。我说我说来说去,就说两句话:

第一句,就是多多拜佛,每天拜佛,每天诵经念佛。

第二句,就是要吃素、不杀生。

就两句话,因为目前我能做到的,就是这两句,像一碗水倒来倒去,就是一碗水。但是感觉很受用。希望你也一样。

南怀瑾大居士可以吃肉、喝酒、吸烟?

您好:

如果南师戒律不严,可能再没有严的了

我们不但对于戒律之经藏没有深入,更没有修持的经验

所以不要随便下注解

==============================

1.

南师做了沙弥后

为什么不出家呢

这与大概南师的愿力有关

虚云老和尚曾经暗示---路子不同

正如古大德所言:真提持禅宗,堂前草深三仗

这句话现在改动一下,真提持形式戒律,人们就吓跑了

.............

2.

境界---这个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

道不是境界,不离境界,高低,不是我们能看出的吧?

但影响和作用

南师绝对是---这个以后就知道了

================

3.咱们口头上说持戒---那么您闻肉味上香的,是臭的

还是不分别

您说不分别,石头也不分别

不是这么简单的....................

================

附录:

首楞严三昧经 魔界行不污---节选

/f?kz=

现成公案----- 五十年来的近事——怀师 秦明着(转)

/f?kz=

..................

贾题韬的个人生平

民国十六年十分崇拜。贾题韬自幼体弱多病,研习法相唯识既久,颇感名相繁琐,无益身心受用。其时校中有一专治禅学的教授名陈梦桐,劝他读《楞严经》。当其诵至“七处征心”一段,恍然若有所悟。告之于陈,陈又令读明代瞿汝稷撰于万历二十三年改革僧伽制度,实现人间净土的主张。他曾说:“开悟便是点燃了生命的火炬,慈悲便是生命的光芒,舍己为人便是涅盘。几百年来,由于佛教本身指导思想的错误,致使佛教之趋势,态度是消极的,教理是枯燥的,活动是呆板的,总之,对社会的贡献太少了。一些僧众热衷于赶经忏,超度亡灵。品质低劣,僧律废弛,禅讲不兴,学修之风,江河日下,唱的却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高调,实际上是把释迦牟尼佛原来积极为人的精神丧失殆尽。”“一个人要普度众生,自然会爱他的人民,爱他的组织,爱他的国家。大乘佛法是人间佛法,那是不能离开世间的。” 民国三十年、成华大学(今成都大学)、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当时西迁成都)副教授、教授,讲授逻辑学及道家哲学。同时,他还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部少将参议。先生常说:“佛法欲发展,必先清除元明以来禅宗之积弊,戒律与教理并重,始能契机契理适应时代之要求。”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贾题韬与袁焕仙(1887—1966年,当今佛教大德南怀瑾之师)、朱之洪(1871—1951年,辛亥革命元老,历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但懋辛(1886—1965年,辛亥革命元老,曾任川军军长、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民革中央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萧静轩(生卒年不详,四川大竹县人)、傅真吾诸居士共建“维摩精舍”。其宗旨一曰:“整理禅宗原理以至方法,使之成为整体之系统。”二曰:“比较(禅宗)与其它(佛教)宗派之异同,以明禅宗教外别传之特点。”三曰:“结合中西学术思想,提高禅宗之学术地位及其实用价值。”其内部分工为:袁焕仙负责法部,傅真吾负责财部,贾题韬负责学部。精舍成立数年,嗜法味者颇不乏人。最后因经费不足,内部意见不一致而告终。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三十九岁的贾题韬被选为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次年10月,第十八军开始向西藏进军,动员先生参加;而山西大学校长赵宗复也写信聘请先生回校教授哲学。先生感于国家民族统一大义,同时也为了深入研究藏传佛教中观学说,毅然随军跋涉雪山草地,于1951年10月底到达拉萨,从事宗教工作和佛学研究,并学会了藏语文。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贾题韬担任宗教事务委员会委员兼西藏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直至1979年始返回成都。他在雪域近三十年,得以与藏地各派学者接触,研习藏传显、密二教,功力大进。他曾与密悟格西(格西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侣学位名,相当于汉地大学的博士学位)共译《正理一谛论》、《辨了不了义论》、《入中论》等藏传佛教典籍。先生曾说:“藏传佛教,在中观、因明和无上瑜伽部的资料方面,远富于汉传。为保存文化遗产,当积极传译,不可迟缓。至于藏汉之短长,则各有千秋。”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浩劫聿始,宗教信仰自由政治被粗暴践踏,各级佛教协会均被迫停止活动,寺院被封闭,经像法器横遭破坏,佛教徒被当作“专政对象”,大量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贾题韬先生也深罹其厄,被打成“双料反革命”,遭到残酷的批斗折磨,家被抄,工资停发,衣食几无以为继。但先生以宗教家宽广的胸怀,忍辱负重,淡泊自守,处之泰然,令人钦仰!1979年,先生回到成都,时已七十矣。次年12月,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代表会议上,先生被选为理事。1981年10月,四川省佛教协会第三届代表会议在成都举行,贾老当选为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982年1月,先生所作《禅悦》一诗在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法音》杂志上发表。诗云:“撞着鼻头一事无,悟来已自费功夫。恒沙分别知多少,描尽风流总不如。无端拈得龟毛新,蓦向刀山解翻身。惭愧年来烟水遍,孤明原自未离人。牛也驴兮万劫孤,几人探得骊龙珠。拈花略露风规在,若计归程犹半途。泥牛海底载珠还,草料随分护惜看。鞭策虽云少不得,归家早在未生前。”

南怀瑾全集的文摘

南怀瑾语录:一个人如果觉悟了,悟道了,对一切功名富贵看不上,而万事不管,脚底下抹油溜了,这种人叫做罗汉。但是菩萨境界则不然,觉悟了,解脱了世间一切的痛苦,自己升华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总总的众生,还在苦难中,就要再回到世间广度一切众生。这种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的行为,就是所谓有情,是大乘菩萨道。菩萨,南怀瑾的解释就是“觉悟有情”。也就是说,自己觉悟了,又发善心度人。他说:“自立立他,自觉觉他,牺牲自我,普济众生,这才是大乘菩萨永不退失的行愿。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菩萨已经悟透了“五蕴皆空”,因为“有情”,尚未到一切皆空的境界,只是接近佛境,还没有成佛,但他们却愿将众生超度到更高层次,也就是让众生成佛。菩萨自己还未成佛,却想让众生成佛,这是什么境界?修佛有成者,有三种很高的境界:罗汉、菩萨、佛。罗汉是“无情”的,正如南大师所说,他们觉悟了,就“脚底抹油溜了”,去享受他们的“极乐”去了,不再理会我们这些尚在红尘中挣扎的人。佛在有情无情之间,对芸芸众生,在管与不管、度与不度之间。他只是用一片佛光引导我们自度,不肯亲手帮忙。好比一个父亲看见孩子摔在地上,不扶他也是爱他、帮他。只有菩萨是“有情”的,她有时会亲手度人。我们能从菩萨那里看到实惠,自然就感觉亲切些。这种心情,如同孩子感觉母亲比父亲更亲。但是,菩萨毕竟不是世人的母亲,她的“有情”,不是“人情”,是“大情”。人、鬼、畜生她都要管。她的“有情”,不是爱憎之情,而是慈悲之心。她无爱亦无憎,自己觉悟了,却悲悯后进者被贪、嗔、痴的枷锁所系,想做一些事,帮助众生挣脱枷锁,同臻极乐之境。在这个世界上,佛、菩萨、罗汉是否真的存在?你可能要说,不要迷信了,要有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行。但是,南怀瑾说,活佛、活菩萨、活罗汉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或者说,有佛心、有菩萨心、有罗汉心的人世上很多。活佛境界太高,虽然他们存在,我们也看不见——站地平原上的人,哪看得见珠穆朗玛峰顶上那个人呢?而罗汉、菩萨则较易看见,比如,陶渊明不就是一尊活罗汉吗?他自己觉悟了,就跑到深山老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世人做事也要有几分菩萨心肠才好。一位财大势大的董事长,他原本拥有好多个矿山,家产富足。但是却恃富而骄,贪迷五欲,财大气粗,对人苛薄无情、对朋友无义,更不知体恤工人。天有不测风云——后来,矿区频频出事,他也发生车祸、撞断了腿。他为了医治腿,找遍名医,但皆无效,医到后来,矿山、房子都卖光了,事业也一败涂地。以前认识他的人却说:“这是报应!?”可见,平时为富不仁,落难时也难得他人同情。还有一个平时爱花钱的老板曾说:“佛教讲广结善缘,我也结了很多缘啊!你想想,我一天到晚请客,那一桌桌的酒席,光一桌就一万多元。我不是很慷慨吗?而且每次给小姐的小费每人都一千元以上。很多人说我不慷慨,到底我哪里不慷慨?”他是非常慷慨。可是他不知道一桌的酒席费用,可让暗角的众生,维持很久的生活费用;在他豪掷纵乐时,有许多破茅屋中,淋雨受寒的老弱贫病、孤儿寡妇还等待救助!他更不知道一桌数万元酒席的钱,在医院中也许可以救回一条人命。他只是天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便是顺于生死的众生。谁才是真正的“菩萨”?是那些怀有一颗善心去做一件件小事的人。比如那些勤奋敬业的老师,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理解非常有限,却愿意用自己的肩膀,将学生们送到更高的境界,这不正是“自未得度,先度他人”吗?比如那些奔波于各地的社会志愿者们,自己尚且工作难保,却愿意拿出有限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比如,那个乞丐,到处要饭,却愿意把自己讨来的钱捐给希望小学。——这才是真正的“活菩萨”。有一位哲人问他的学生:“对一个人来说,最需要拥有的是什么?”学生们给出很多答案,哲人都摇头否定,但有一位学生的答案令他露出了笑容,那位同学答道:“一颗善心!”哲学家说:“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了别人所说的一切东西。”为人处世,要完全做到“自未得度、先度他人”的菩萨境界,极难极难,但是,存几分菩萨心肠,对他人、对这个世界有所奉献,自可感染他人、感化他人,它是人类温情的源泉,它使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这不正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吗?“菩萨心”能净化心灵,使世界变得澄清。

  •  标签: